要不要重走集体化的光明老路

917【陈鹏鸣】成稿之后,王宏甲老师又反复修改多遍,力求真实、准确地展现出塘约村的奋斗历程。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里说:“凡文不足以动人,所以动人者气也;凡文不足以入人,所以入人者情也。”这本中篇报告文学,虽只有寥寥数万字,但文字中洋溢着正气与真情,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中国作协在看到本书初稿之后,立即将其列入作协组织实施的“2016:中国报告”中短篇报告文学专项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可能也是有见于此吧。

918【陈鹏鸣】人民出版社是党和国家政治性公益性出版单位,始建于19219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家自己的出版社,与党同龄,与党同行,也始终与党同心,“为人民出好书”是我社始终不变的出版宗旨。感谢王宏甲老师将这本好书交给我社出版,接下来,我社要全力做好本书的宣传与发行工作,让更多的读者知道本书,阅读本书,充分发挥本书的社会效益。我相信,只要认真阅读之后,每位读者一定能从书中汲取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出更多才华。我更相信各位领导和专家在接下来的讲话中,一定会从不同角度,对塘约基层建设创造出的宝贵经验,对《塘约道路》一书发表更多精彩评论,贡献出更多高屋建瓴的意见和观点。让我们共同关怀农村、关爱农民、关心脱贫工作,也关注这本《塘约道路》。

预祝这次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919【徐能毅】下面请《塘约道路》一书作者王宏甲同志发言,大家欢迎。

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报告文学家王宏甲发言

920【王宏甲】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还有我的老师们,大家好。以往我们开一个报告文学作品,我通常都是最后一个讲话,给大家感谢一下就好。现在要求我先介绍一下情况,我就先讲讲。在整个采写作品的过程当中,我是一再感到这片土地上新的事情对我的教育和震动都很大,我在写完最后一章的时候不知道结尾在哪里,我开始最早就只想写一个短篇,可是一再突破出来,许多写过和还没有写的事情还在我心里,敲击心扉。

920【王宏甲】今天春天,我应贵州省安顺市委的邀请去做中国文化里的人民观讲座,他们热情的安排我去看他们很多美丽乡村,塘约村并不在他们安排之列,因为他们大概觉得塘约村不够美丽。那天是去看明代的一个典型屯堡天龙镇,经过塘约,因为市委书记坐在边上,他问塘约有没有让去看一下,他们说没有。书记说顺道拐进去看一下,就去看一下。

920【王宏甲】看一下以后,走进村委楼的时候第一个走进我眼睛的是四个鲜红的大字“穷则思变”,这四个字很多年没有见到,突然到我眼睛里了,当时我没想写这个村。但是回北京后这个村子一直在我心里翻滚,我感觉有一个声音在叫我,要再回去看一看。一个月后我回去了,这时候正逢中宣部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