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9大算命术

无论在古代正史,还是野史笔记中,乃至小说中,谶语都不难见到。相传唐代李淳风曾作《推背图》谶书,有图有诗,预言唐以后各代运数和重要事件、人事变化。谶——包括谶语、诗谶、图谶——的存在,反应了部分人认为偶然事件背后存在着超自然、超现实的力量。

九、拆字

拆字,又称“测字”,隋代名“破字”,宋代叫“相字”。拆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推测吉凶的方式,主要做法是以汉字加减笔划,拆开偏旁,打乱字体结构进行推断。

汉字属象形文字,一个字往往可以拆成几个字,古人常常用这种拆字法,来判断人事因果,预言吉凶祸福。据考证,拆字这种迷信源于汉代。后来,有以拆字为业者,称“测字先生”。

其方法是先让析疑者随手写一字,测字者根据该字组成或间架结构来发挥答疑。如清代周工亮《字触》载:杨王沂中,闲居微行,遇一测字者,王以所执柱杖就地一画,相者惊拜曰:“‘土’上一画,乃‘王’字也。当封王无疑。”测字者利用测字时的环境,把“土”借用过来,与“一”组成“王”字,预示所测人将要封王。

拆字还被广泛用于作诗、填词、撰联,或用于隐语、制谜、酒令等。《三国演义》对此有精彩的描写。三国时曹操手下杨修博闻强记,智慧过人。曹操曾选花园一处,竣工时,操前往视之,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书一“活”字而离去。杨修见了,就命令人把门改了。说:“‘门’中有一个‘活’字,就成了‘阔’字,大王是嫌门太大了。” 

古代国家设有卜人,是专门负责占卜的官。占卜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周易》占卜。《周易》以六十四卦与三百八十四爻来代表人间的各种复杂处境,并且为每一个卦与爻写下卦辞、爻辞,说明其吉凶悔吝。这一套占卦系统有其灵验之处,但是归结其原理则是强调修德的重要。

理由是:有欲望,才会有得失;有得失,才会有吉凶。如果降低欲望,就可以消解得失之心,然后也就不会受制于吉凶之说了。

“止谤莫如自修”就是一句很好的话。修养到了一定程度时,自然可以逢凶化吉,正如“谦”卦代表谦虚,其六爻“非吉则利”。反之,若无任何修养,则难免招来别人的图谋与敌视,此时命运就不堪设想了。因此,算命算的再好,算的再准,人却无所畏惧,没有了敬畏谦恭之心,往往会走向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