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小畜初九爻辞也。巽为乾变。复则仍返于乾。故小畜之复。乃成纯乾。而为刚健中正之德也。乾者纯阳。在人为性。在天为道。初爻内卦之始。即乾之初九也。以巽而返从乾。即由物而复于道。又应乎乾健之行。昭其大生之德。万物皆被其泽。仰其生成。斯即小畜初爻所占之吉也。在天之道。曰阴与阳。阴以从阳。顺以应健。始终载道。人物同育。此初九之吉。概言夫天道也。曰复自道者。以复非无条理者。乃循道而后复也。道者无所不包。而由下上达者也。初九居下。为复之始。循是以升。乃达道之真境。譬之于人。由情而复于性。由物而复于道。必有所始终。非皆能一蹴而几者。唯圣智生知。故有圆顿之功。中人之下。必自始至终。自下至上。以序推进。而后德与日积。道与事成。此性道之修养工夫。抑人道之本末阶级也。而孳孳焉不辍。兢兢焉不失。则有守有为。有体有用。则所动顺理。所如适道。天之不违。时之不悖。则所至自无咎。所成自吉祥。盖天道元亨利贞。全德全用。本乾之健。成巽之顺。而能复于至道。成于至性。则德之大。业之畜。无与比。何咎之有哉。更何事之不吉哉。此言初九之占。因复自道。而自然无咎。自然吉祥。不假祈求。而数运自契。非有他也。克己复礼。顺天成性者也。道者超乎数。诚者通乎神。小畜之功。位育为极。而其始也。自复而已。故中和之德。祗在体察己之情性。存养之道。只在抑制已之嗜好。此圣人示教而寓于爻辞文字也。即自卦象言。亦唯此足以成小畜之用。全健顺之道耳。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初九之象。本乾之阳。在理原无吉凶可言。故爻辞何其咎吉四字亦可作一句读。言复而能不离于道。日进高明。以达于上天之载。天德玄微。清静光明。超乎象数。纯乎乾元之真。则吉凶不足言。善恶不足辨。此太初之境。太一之象也。然等而下之。一气既分。两仪以判。阴阳相抱。善恶相形。则为吉为凶。自有异象。故下达则数备奇偶。气殊顺逆。上达则浑圆无间。纯一不糅。此精粗之差。亦性情之别也。小畜初九。由道言之。自无咎吉。由事言之。则无咎为吉。如人之性。原无善恶。若以善恶论之。则为善。故释文申明其义曰。复自道。其义吉也。以苟能复自道。是由情返性。以和达中。更何咎恶之可言。故曰其义吉也。义宜也。宜其吉者。正以其复于道也。道者中和精一。复者返本还原是由下上达者。其吉乃理之当然。故不独无咎。且为吉也。易辞一语一字。
九二:牵复,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