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以九五爻为乾位。卦则巽卦。阴卦阳爻。是拟于君也。九五君位。巽则长女。女以代父。阴以拟阳。此家人九五。有同于君。在象如是。在事亦然。家以父母为主。犹国之有君。君主国政。父母主家事。一也。故曰家人有严君。严君者。谓如君之尊严。为一家大小所服从也。父母为家长。督率全家。训导上下。其分既尊。其位既正。则非君犹君。为其克统家众。使之齐一而不纷乱。教育子弟。监察僮仆。抚绥戚族。和睦远近。胥是赖焉。称为严君。固非僣也。然父母宜活看。如家有父母以上之尊长。则以最长者称之。高曾祖父母。亦犹父母也。重在职而不限于人。尊在位而不拘于系。如家之男。祖最长。即当父之职。家之女。曾祖母最尊。即当母之位。仍分主内外也。不必为文字所拘。而失尊尊之义。长长之宜也。易称父母者。由卦象言。乾为大父。九五当位。坤为大母。六二当位。此二五两爻。为职位所在也。一家之内。则以男之长者行父之职。女之尊者行母之职。不限于夫妇也。观于卦以二女合成。不以一男一女配偶。正因家人异夫妇也。故咸恒称夫妇。而家人则为二女同居。女在外。即当男位。代父职。是父母者。不过男女之长耳。祖父母亦可。曾祖父母亦可。推之伯父母或叔父母亦可。若尊辈均亡。即兄嫂亦得代居父母之职位。总之家必有主。男有尊。女有长而已。所谓家主。即视当父母。即称之严君。是义人多未明。泥于父母二字。遂致父母在日。高曾之尊无权。父母苟亡。兄弟之争以起。家主不定。家道难齐。此后世家族。多不克谐和同居也。家人卦以父母当一家之君。明示一家政令所出。国无二主。家有二君。二仍一也。为分司内外。不相争讼也。父母既履尊严。子弟宜率循在下。僮仆亦敬供毋违。如国君在上。臣下尽职。民人安和。罔有纠纷。无敢踰越。则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各安其分。各守其位。同于大正。于是家道正矣。家正则推之全国。亦皆安和。推之天下。亦同平治。故曰正家而天下定矣。
全节意旨。在一正字。仍本卦象二五正位而来。前半节以男女正。孚天地大义。后半节以家道正。致天下太平。皆本彖辞利女贞三字。而详阐其义。贞即正也。有守曰贞。有位曰正。得位而不失所守。故能称贞正之德。内外皆得位自守。故能由男女之正。建家道之正。正则定矣。惟正能安和。惟安和能守其分。惟守分。能不争不害以同平。故天下底定。由于一人得正。由于一家得正。正字从止从一。止于一。乌有不正者乎。大众皆止于一。乌有不定者乎。故曰知止而后有定。守于其分。则无相争。止于其位。则无相贼。贤愚强弱。以安以和。上下内外。以绥以乐。亲疏远近。以信以睦。则由一家而一乡一国。推之天下靡不平定。古人言治。必自正心始。正己而后正人。言平天下。必自齐家始。齐家而后治国。皆一以贯之。此家人之利。不下于乾之美利利天下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者。言父正其父。子正其子。夫正其夫。妇正其妇。皆自正也。不待人之督责。不需法令之严。不烦刑赏之密。不因规戒而饬。不为鞭策而自勉。人人自贞而已。自明其位。行其德。守其节。适其情性。以合卦爻二五之得位乘时。卦德之柔静安穆。故克尊其所尊。亲其所亲。融融怡怡。同于安贞。天地大义。人之大伦。奸私绝迹。争论不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亲吾亲以及人之亲。上下有别。男女有分。内有妇助。外见夫勤。尊者教训。卑者率循。近者和悦。远者熙宁。始之于身。继之家人。推于全国。咸于维新。至于天下。罔不尊亲。圣王之化。乃见其真。此家人彖辞始于女贞。而极于天下大定矣。夫人生一性莫不有父母。父母之恩。人类同之。父母之尊。天下共之。严君之称。为家齐之本。夫妇之和。为人道之基。咸恒已详及之。今更见于家人之释彖辞。足明圣人示教之谆谆。读者勿视为卜筮休咎之用已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