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剖析楼市真相与趋势
写在前面:杜鹃泣血建言,遮掩不了一个民族的伟大光环,多一点包容性,让民生的疾苦也能发出来一点吧。现在,能够坚持泣血建言的人日益稀缺,而这,难道不是一个民族前行最需要的吗?珍惜最后的杜鹃吧!
1.引子:疯狂与衰弱
准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知名媒体刊发了一篇题为《楼市拍案惊奇:房价无人看空,炒房远胜实业》的报道,文中提到:今年房地产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虽然房价屡创新高,但鲜见有人对楼市做出有分量的预警。曾经的“空头部队”和“空军司令”,几乎销声匿迹。结果就是“房价继续上涨已逐渐成为了共识”。
同时,《经济观察报》刊登了另一篇报道,题目是《当实业家遭遇高房价:努力十几年,不如一幢楼(赚得多)》。里面提及多位企业家的心声,摘录其中两位企业家的言论如下:
江苏润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泽山:“如果房地产高,实体就难做;如果房地产便宜,实体就好做。实体经济是中国的立国之本,中国离不开实体经济。如果房地产价格太高,会造成实体(企业)没办法生存下去,一旦房地产价格太高,工人会承受不了这个房价,成本又都会间接地落在实体经济上……因为他(工人)会要求加工资来应对高涨的房价。”
浙江台州从事电动车制造的企业家应洪波:“我做企业十几年,说得不好听,中国经济发展当中很多所谓创富的机会,其实是对实体企业,或者说制造业,是有打击的,特别是对我们心灵上有打击。做实业老老实实养活几千号工人,创造就业,生产产品,为社会做贡献,然而努力了十几年,却不如人家一幢楼赚得多。你说这弄得我们心态会不会产生变化?这肯定会弄得我们的心态不平衡。国家的竞争力不在房地产,必须在实业。但是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实业企业家还没有真正地被社会认同,不被认可。”
2.追溯:那年发生了什么
当我们越过眼前疯狂的楼市,追溯到2014年,看看那时在发生什么——这将有助于我们看清真相,看清未来。
新华网2015年1月4日刊发的题为《201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报道称:2014年中国百城房价在连月下跌之中收尾,从涨跌城市个数看,同比下跌的城市有85个,比上个月增加了3个,接近九成的城市房价跌回了一年前。
中国社科院《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12(2015)》指出:201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1亿平方米,比2013年下降7.6%,增速比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