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离与坎一水一火。为后天生化之宰。万物之源。离出于坤。故两在中。坎出于乾。故两阳在内。以物言。水为流质。而变为气。是其属阳类。而(看不清。26左起7)在地。是其成于阴也。火为气体。而发于木石金类。皆固体。是其属阴类。而升于空。是其成于阳也。唯日亦然。日本有质。此为体阴之象。发为光热。是又成于阳之象。故离虽代乾。非纯阳也。日虽居空中。非竟丽于天也。时而天上。时而地下。虽位不移易。其光热则随时而异。盖阳主气。则无所不之。阴主质。则有其定位。此阴阳之别。以动静可见之也。离日主生化之原。故坎水亦必待其光而后成用。此代乾主大生之德。有异于他物也。
又曰离坎居上经之终。为后天之主。而六十四卦。以二卦为枢纽。上以承乾坤。明天地造化之次第。下以启咸恒。明人道继天之德用。而全易终于既未济。即离坎二卦交错之象。足见先天以乾坤主一切。后天则以离坎代之。离坎犹乾坤也。中男中女以代父母。分司家政。重离重坎以代乾坤。分任天道。此后天之离坎。有如天之日月。人之心肾。阙一不能为用。少一不能生存也。故于二卦要义所未详者。更为补述之。
坎离二卦。合而分之。乃一乾一坤。交而错之。乃一既济。一未济。此就卦象而见其用矣。坎以阳在中位。故九五一爻等于乾。离以阴居正位。故六二一爻同于坤。合之则乾坤正位。分之则坎离中位。此由二五两爻可见其用矣。离以阳包阴。而不侮阴。坎以阴包阳。而不狎阳。以阴阳得位乘时也。离以阴卦升而降。比于火与日。坎以阳卦下而上。比于水与月。升降上下。合成生化之功。以阴与阳相得而有合也。在先天八卦。离坎东西。而后天八卦。坎离上下。此可见生化次第。与河洛图书相应者也。天一生水。坎以阳而居下。地二生火。离以阴而在上。上则近天。下则着地。此乾坤体用之别。与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之例。又有殊也。盖离以阳盛上行。至极则反。故日光必下照。坎以阴多下着。至穷而变。故水蒸气必上腾为云。离关于变化之数。实基于体用之理。体刚用柔。体阴用阳。此天道也。万物凭此以生以化。后天阴阳既合。其作用不得不如是也。周易以后天为主。乃寓其大例于离坎焉。不然。上者益升。下者益降。将天地背驰。生化绝灭。更何后天事物可言哉。故坎在离先。离在坎后。乃依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之序。足明阴阳体用互易。而上下之道不同。刚柔德用各殊。而升降之途不类。是各卦虽自乾坤出。而实化于离坎也。由上下经言。离坎以前。皆乾坤交错之卦。离坎以后。则离坎分合之卦也。咸恒首揭其例。而变为艮兑震巽之交错。人以为艮兑震巽而已。不知乃坎离分合所来。后天唯离坎为主。虽有艮兑震巽。仍不得违乎离坎上下之例。故传曰离上而坎下也。此上下二字。直包全易。并概括天下万事万物。凡有名有象者。莫能外此上下之道。而自生存变化也。此坎离之道。即天地生成之道。坎离之用。即事物变化之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