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主附注》
易上经三十卦。多明天道。而以剥复无妄大畜四卦。为最要。剥复二卦。系天道常变之机。无妄大畜二卦。系天人顺逆之理。由复而无妄。天道既明。人心可证。上下感格。人神会通。其道至精。其用则灵。神而明之之道也。人知复见天心。而不知无妄可见人心。三教圣人。同见此义着为至教。其德曰诚。其功曰一。其用曰定。其体曰中。皆不外复与无妄二卦之象。人道在仁。天道在生。同一义也。
而震主之。反为艮。人之终始。艮反为震。物之生化。一止一动。不离于乾坤。一刚一柔。不悖于阴阳。此二卦由合乾坤也。合坤则为静而顺。合乾则为高而明。互出艮象。深藏不显。此内功之奥。与外行为本未也。诚于中者。形于外。有其体。明于用。故由复而无妄。其道不可尽言。其德无有极时。夫子所谓外明明德。内止至善。一以贯之。既是义也。读者不可为审诸。
无妄卦。以无妄作为旨。故有灾眚之占。然此义极精微。人多未省。盖无妄上乾下震。中互艮卦。艮为人道所寄。震为地道所发。合言之。是无妄备天地人三者之道;而宜合乾坤艮震数卦之用。以衡其轻重也。故无妄有可为。有不可为。有宜进。有宜退。有吉有凶。有灾有祥。而一言以蔽之。止于诚则无诚耳。诚则不虚。虚伪既妄。妄即有灾。是灾为天道。而自应之。为人之多妄。而不克止于诚也。诚以通神。神以制灾。灾祥之至。神所主持。而无妄能先知之。此既中庸至诚前知之义。故传称为灾。正以其能测知灾之所自也。灾与时对。反时为灾。则求无灾。贵乎识时。时者天也。识时者既知天。天既性也。知天即知性。天人一贯之道也。古圣心传。全在此义。愿读者深味之。
《宏教附注》
此文宛解无妄之灾之灾一义。尚未完。盖以无妄原妄。妄易召灾。而无妄之灾。乃真灾。若非无妄。则种瓜得瓜之喻。为为以灾名也。因一属天。一属人。因果报应。非天也。乃人自致之。唯其属天。始名曰灾。然有灾。既有人事。以天灾仍加于人也。人必思免。则仍当求之人事。此重在自反也。无妄一卦。关天人因果。性命吉凶之本。非仅为占也。读者宜细审之。
彖曰。无妄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佑。行矣哉。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明彖辞之义。而见无妄全卦之用。有内外之殊也。无妄上乾下震。震之一阳乾也。一阳在下。由乾所来。故曰刚自外来。而为主内。盖阳升阴降。上卦之乾。反而居下。阳得其势。以升于上。故虽一阳。为内卦之主。震出自坤。以阳为贵。故也。刚而在阴爻之下。卑而得升扬之时。此所以称为主也。就互卦言。中含艮巽。一阳一阴乃相济。刚而不亢。升而能潜。其道在二阴爻连接。介绍于中也。震动而乾健。刚在中而上下相应。如天地之合德。阴阳之协道。本乎坤顺。而克成乎乾健。因于震动而又孚于巽入。可来可往。能刚能柔。二五得其正位。外内致中和。此道之所同。德之所达。天下咸从。天神所眷。故曰大亨以正。天之命也。此历数无妄大用。四德具备。亨于外。正于内。亨利至于四海。贞元达于上天。功以济时。德以应化。神之所佑。天之所福。故曰天命。其要在大亨以正也。亨赅利言。正既贞也。明德协于天下。亨之至也。正性通于鬼神。贞之至也。道契于天。行洽于物。上下神人。莫不和协。书所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者也。无妄之义大矣哉。唯诚至者能之。唯无私及焉。天道所施。顺之无斁。神功所被。推之无垠。能如是。天命有不降者乎。再由卦象言。乾来主内。正天赋我以性命之象也。震动应天。正及时顺天推化之象也。中含艮巽兑乾四卦。健而有守行。行而可反。止诸内。而泽被于外。悦于民。而贞应于天。是无垠无斁。夙夜不懈之象也。彖辞以四德称之。赞其用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