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三十四章:地雷复(卦)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彖辞之义。明复道之大也。刚反动而以顺行。言复自剥反干下。以艮易震。阳自上下为顺。前反后顺动。动而上行。阴随与化。得坤之顺承。是复之反。不为过。睁点道也。故能出入无疾。朋来无咎。无疾则不害。无咎则有利。以群阴在上。本易成疾咎之祸。而复免之者。因其顺也。坤道而育震德。阴义其阳。柔裕其刚。虽志不同。而势不与争。道不一。而情不可离。如母于长子。克遂其保育之恩。从子之义。此固天地消长之数。亦即易道抑扬之旨。读者宜细体会之。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明天道即乾道。乾所谓天行健者。即此阳也。阳日行而不息。去而仍至。往而仍返。以成其道。而数限于七。此天行之所以悠久。而气数之所以循环也。设去者不至。往者不返。天地不终岁尽矣。生化不终期绝矣。更何悠久无强之德哉。故循环乃不息之本。反复乃悠久之原。天地不能自违。下之者。亦莫能自外。终则有始。剥则必复。道之见也。故曰天行。明其为天道。不可悖也。利有攸往。刚长也。系指下卦震言。震一阳刚也。动而上长也。动则必升。上则为长。而阴不与争。且育成之。是以利有攸往。即朋来无咎。出入无疾之效。得朋而出入随所欲。其利可知。人之出行所需者。在此也。内刚外顺。得道多助。此生成之功。化育之德。所自见也。其利大矣。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一语。最精湛。复上坤下震。地道启木。以时言之。冬寒生春。阳者生化之主。故帝出于震。震为长男。乾为大父。坤善顺承。为欲成乎乾也。天地生化之道。由乾坤之相慕以始之。相和以成之。相成以终之。复者慕之见。和之初。成之基也。阴众而不疾阳。阳刚而不忤阴。志之相慕。情之相和。道之相成。可知矣。而生化于是始矣。万物从兹萌芽矣。天地之心由是可见。不独气数循环不已之谓也。阴阳消息。端在于几微。复者几微之象。外未显而内巳萌。形未昭而神巳至。此复之象。实天地之机纽也。天道难测。因复足以知之。圣人制易。因复乃以着其例。蓍龟明神。因复乃以得其数。修养见性。因复乃以达其道。此复之所以称为能见天地之心也。

《宗主附注》

复彖辞天地心一语。关手内功。与既未济二卦相卯。以剥由未济来。复则成既济。其至也。为泰为乾。其反也。成否成坤。故称为见天地心。剥极不复。天地同尽。生化俱绝。唯其复也。天地悠久。生化无疆。人生修短。亦当如是。师复之道。以时反于真元。则寿命无量。与天地同纪。读者宜细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