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注》周易系辞(2)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1)。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2)。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3)。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4)。
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5)。
吉凶者,贞胜者也(6)。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7)。
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8)。
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9),
吉凶见乎外(10),
功业见乎变(11),
圣人之情见乎辞(12)。
天地之大德曰生(13),
圣人之大宝曰位(14)。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15)。
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注释】
(1)备天下之象也。
(2)夫八卦备天下之理,而未极其变,故因而重之以象其动用,拟诸形容以明治乱之宜,观其所应以著适时之功,则爻卦之义,所存各异,故爻在其中矣。
(3)刚柔相推,况八卦相荡,或否或泰,系辞焉而断其吉凶,况之六爻,动以适时者也。立卦之义,则见於《彖》、《象》,适时之功,见存之爻辞。王氏之例详矣。
(4)有变动而后有吉凶。
(5)立本况卦,趣时况爻。
(6)贞者,正也,一也。夫有动则未免乎累,殉吉则未离乎凶。尽会通之变,而不累於吉凶者,其唯贞者乎?《老子》曰:“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万变虽殊,可以执一御也。
(7)明夫天地万物,莫不保其贞,以全其用也。
(8)确,刚貌也。隤,柔貌也。乾坤皆恒一其德,物由以成,故简易也。
(9)兆数见於卦也。
(10)失得验於事也。
(11)功业由变以兴,故见乎变也。
(12)辞也者,各指其所之,故曰情也。
(13)施生而不为,故能常生,故曰大德也。
(14)夫无用则无所宝,有用则有所宝也。无用而常足者,莫妙乎道,有用而弘道者,莫大乎位,故曰“圣人之大宝曰位”。
(15)财所以资物生也。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1),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2)。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3)。日中为巿,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4)。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5);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6)。
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