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4【党国英】究竟走什么样的道路?我看安顺的改革,包括塘约的一些做法,确实不是简单的,提醒大家注意几点,一是如果你还是每家几亩地的小农,过去集体化不行,现在合作社这种新型的集体化也不行,我们就特别注意到安顺实际上在改革发展当中推进城市化,这是它的工作亮点,如果没有城市化做发展的配套,那农村是发展不了的。二是显然在安顺工作当中,十分注意推进农业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注意到塘约如果要搞粮食作物,就是人多,城市化吸纳不了那么多的人,塘约有一些条件推进它的农业发展。这些农民在农业领域充分就业,在这个基础上推进合作化完全不一样,究竟怎么样走,我宁愿走合作化这个路,刚才刘守英同志讲的比较具体。我觉得改革在起步,我们作家也开始做总结,不要轻易地说结论,还是要进一步观察研究,研究的结果说不定会发现更亮更好的东西。谢谢。
10:45【徐能毅】现在请《人民日报》内参部主编辛本健同志发言。
10:45【辛本健】我简短谈三点体会。第一,王宏甲老师这本书有非常浓厚的乡土气息,我感觉到非常亲切,因为我是农村草根,我感觉到对这本书非常亲切。第二,确实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基层党建是生产力,是老乡奔小康的关键。通俗一点说是正是塘约这种道路抓住农村党建或者是带领农村致富的牛鼻子。第三,返乡的农民工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财富,如果用好用足的话对农村建设和农村奔小康是非常关键的。这是我的三点体会。
10:46【辛本健】还有三项建议。长效制度方面,提三点太成熟的建议。一是金融扶贫的制度化问题。当前徐老师讲到合作基金的问题,合作基金有时候也会有一些问题,做起来风控方面的问题要做好。我到全国各地采访,觉得返乡创业基金也是一个做法,可以值得安顺来参考。返乡创业基金就是现在因为中央有一个判断,现在进入了长L型的长期的中低速增长的时期到来,可能造成返乡农民工大量的增加,其实他们不单是回乡赚到了钱,他们有技术、有点子,可以考虑创立返乡创业基金,引导激励这些农民工回乡创业,为家乡做更大的贡献。这是金融方面的制度化的问题。
10:48【辛本健】二是基层党建的长效机制。包括村支书的职业化,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像左文学这样优秀的村支书是有实干精神,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服务,但是要给他提供更大的平台,如果考虑到乡镇和更高的职位,不仅是辐射一个行政村,一个乡镇或者是一个县,是更高,这样可能会把他的经验造福更多的老百姓。
10:49【辛本健】三是塘约道路的总结和提升的问题,能不能考虑发挥引领和辐射的作用,前面很多人讲到华西村,如果把这个经验制度化,做一个提升,可能辐射安顺或者是毕节,能够发挥引导扶持的作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