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二十四节气与生肖龙


中国文化:二十四节气与生肖龙

古代中国的历法同现在使用的公历是不一样的。1911年时,中国开始使用公历,所以就把以前的历法叫做农历。

现在,人们通常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过,在3000年前的中国,人们就已经有了这四个季节的名称,还确定了冬至和夏至的时间。后来,人们又发现一年中有两天昼夜平分的时间一样长,所以就将这两天叫做春分和秋分。

到了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又确定了春、夏、秋、冬开始的日期,这几个日期叫做: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这个时候,中国人已经有了八个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它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气候等自然现象的认识。

2000年前的西汉,中国人又将八个节气发展为二十四节气,更进一步反映了天气的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天气变化,安排农业活动。

现在的中国农村,人们还是喜欢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劳动。

第五讲 中国龙

在中国古代文化里,龙是传说中的四种祥兽之一。《礼记·礼运篇》提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相传,麟是兽中之王、凤是禽中之王、龟是介中之王、龙是鳞中之王,它们的出现都是嘉瑞的先兆,比如《三国演义》第八十回:“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就是用来说明盛世预兆的。这里龙、凤、麒都是传说中极有灵性的动物。

据说,龙是驼头、鹿角、牛耳、蛇身、鱼鳞、鹰爪和龟尾。它既可以在天上飞,又可以在海底里游。

中国的龙崇拜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君主时代,龙是作为皇权的象征,帝王自称“真龙天子”。2000多年前建立的西汉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当时的皇帝将自己说成是龙的化身,而自己的后代就是龙子龙孙。皇帝的吃、穿、用、行全部都有龙的标记,其他人是不可以用的。后来的所有王朝的皇帝都沿用了这种做法。

现在在中国的很多皇帝生活过的地方,你都可以看到龙文化的遗迹。比如故宫里的台阶上、大门上,屋里的画上、灯上,皇帝坐的椅子上等地方,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龙。

据韩非子说,龙和帝王一样,都有“逆鳞”而不可触,否则龙颜大怒、诛灭九族。所以李白诗云:“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今天,龙走下了神坛,每个华夏子民,无论天涯何方,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历史记载,中国的龙,家族庞大,有黄龙、青龙、赤龙、白龙、乌龙、金龙,千年之龙叫应龙、无足之龙叫烛龙、有角之龙叫虬龙、无角之龙叫螭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