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主附注》
大有以有名、而不曰富者。明物之属公也。富以人言。有以物言。实则有即富。物多不可胜用、非富而何。然富以天下。不专于私人。故曰大有。既无处无不富有也。一国之境皆丰收。曰大有年。或南稻。或北麦。或旱粱。或水种。莫不丰收。方名大有。若有一歉。非大有也。故大有为同人之富。富字从同田。同人之田也。同人言凡人类也。非指何人何地之民。人类皆得以其力。收其财物。即大有。故大有为太平之世。必基于生产之富也。田指一切土地。无论山水寒煖。地面土中。一切产物。皆富之源。皆可名田。皆人类所凭以生以养者也。故曰同田为富。同人以田产大有而致富也。故礼运大同。必及于财货与物力之分取。以尽地利。地利尽。天时宜。而后人以安居。世以治平。无论何人治国。必先此道也。人之群处。为求生之全。而避害之至。故同人人之于大有。性情之所应也。唯能同人。始能大有。唯有大有。始养同人。此天地生物。为人类之养也。岂为一二人之富哉。故大有本乾德。如天之无不不覆也。推离用。如日之无不显照也。人之应之、亦当如是。彖曰、应天时行。是以元亨。大哉此言。世人知之者盖鲜矣。
又曰、大有卦有字音与酉同。系八月之令。同人人字与寅近。系正月之卦。正月春生。万物正启发之时。八月秋收。万物值成熟之会。凡收获皆在秋季、麦之熟在四月。亦名麦秋。以秋主收也。故酉月为有。言万物皆丰盈成熟。而天下富有也。在卦象、火在天上。七月流火。其时物正将熟。至八月则收成矣。农夫一年辛劳。唯望秋收。以慰其所欲。有者足也。足其欲也。古人生活简朴。得食则足。故八月秋收。天下同富。无论贵贱。莫不欣然自足。盖古者计民受田。耕以得食。苟非荒年。则家家皆有收获。皆有富足之象。此大有必以天年为准也。天年丰歉。多关政令。仁人在位。水旱以时。虫害不生。史书大有年以纪之。明其德被民生。功参化育也。故大有系于天。而致于人。人事不齐。天道乃变。荒歉之岁。必国无贤君。故民贫。咎在政治。而非岁之罪。物之有。乃常也。不收。变也。圣王之世。岁无不丰。人无不富。末有民贫而国治者。故治国必先民生。傅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此易以同人大有二卦。喻治世之则。而推其极、则为大同之运。大同岂有他哉。亦唯人人安乐富足而已。故读易必先求圣人命名之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孔子《宣圣讲义》
此释大有卦象之用。体天道而立人则也。天指吉言。命指凶言。善指利言。恶指害言。顺者推之使广。休者止之使退。扬者举之使高。遏者抑之使下。皆本天之生杀予夺也。此即阜物利用之大道。而为大有生成之大则。人者天之所委以行道者也。能本天之行。以成物之才用。斯为君子。故大有不藉人力。而唯以人顺天功。书曰:天功人其代之。此之谓也。天所生者生之。杀者杀之。予者予之。夺者夺之即代天也。即大有之人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