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二十章:天泽履(卦)

后天则不然。以水火为主。金木为辅。四隅相错。皆相接也。因后天之象。由合而分。本无穷尽。虽本先天一气。可统于阴阳。而应五行生化。可变为万用。故水火司乾坤之用。金木助阴阳之功。功用以全。物事以备。

在先天以元气为贵。故乾包坤。而后天以生化为先。故阴先阳。

此离上坎下。与乾上坤下各不同也。生化之用。以阳求阴。得阴始生。阳不独生也。

故曰阴阳。而上离下坎。离阴以代乾。坎阳以代坤。阴阳互济。生化乃见。此实天下至理。万物大本。而后天卦象位次之要义也。

若仍如先天之象。则生化不成。气数不续。道之穷也。穷则必变。变则后天之象见。此文王之卦。必继伏羲而明。而离坎之位必代乾坤而立者也。

物变必因阴阳之交。事变必因气数之易。天地尚不得不变。况下者乎。

后天者变象也。变于先天。而成现在之象。故人道存焉。

人道以为主。则乾坤退用。此离坎属人。为后天位次之枢。而主八卦之用也。学者当思之。

文王六十四卦讲义----宣圣讲义「孔子」

六十四卦。自八卦出。无论伏羲文王一也。其次序自伏羲八卦方位定。无论先后天一也。

唯六十四卦。有本宫次序。有本卦次序。有相错次序。有相和次序。各以其变化而定。

本宫者分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宫。各八变。成六十四卦。此序卦之自生也。

本卦者亦依八卦之生化。而以乾兑震离巽坎艮坤之序。分属一卦。以成八属。

此明卦气之消长为循环也。相错者以卦之交错。分乾坤坎离震艮巽兑。相交错而成行。以循环而为序。即周易上下经之序也。

相和者亦卦之交错。合其体用。明其常变。和先后天之例。一伏羲文王之序。并及连山归藏之成规。

与本宫本卦参照而为序者。即杂卦传之序也。盖卦变本多。变必有例。易以明变。则一变有一序也。以此四者举其凡。若尽其变。尚不止耳。

六十四卦既由八卦出。八卦之序。已有不同。

则六十四卦之序。自分多类。不过后天易象重在交错。二五流行。无不交互。天下万类无非错行。合则以生。分则以化。推之不尽。用之不穷。则当以文王所序之例为主。

以能象现在之事物。而可推诸往来之气数也。其他各例。以备参考。俾知序变则用殊。易道不穷。则变例无尽。

有后圣者出。推而广之亦足与文王易同。则变例之存。将有待于推阐。不独溯源探本已也。

文王所定六十四卦次序。大别之为上下篇。而上篇统于乾坤坎离。下篇统于震艮巽兑。此大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