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五十二章:风雷益(卦)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以六二之益。乃自外卦所损而来。而外字包有本爻以外之意。不限指上卦也。或字亦如损卦。所益不限于何人。何地何时。而其益之物。亦不必限所自来也。不过损六五所益由其下之所损。而六五受之。则自上之所佑。今益六二。固由上之所损。亦自初九培育而来。所益应为初九。徒以正位在六二。故受益亦六二。而外字则可概初九言。是所谓自外来。实即自本爻以外来也。乃如人之得外财。为外分所获。非本位所固有者明六二乃在正位。始受其益。全卦所益。在下三爻。而主位在初。是六二阶得固有之也。惟以正位。得初之培育。受五之恩施。三不克与争。乃独受之。是其所益。岂非意外所获哉。而不称为意外者。则以正而分定。故虽外来。而弗克违。明其乃非幸致也。然即属外来而非固有。则亟宜惧自慎。见得思义。本乎安贞之德。体于顺承之道。方足以安享之。此爻辞以永贞为吉也。贞以待亨。义以和利。乃君子自修之道。所谓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者。亦即指六二之受益。宜以永贞守之也。故爻辞或益之。或字未定之词。明善承受者。方为益。不善则益反损。损益两卦皆然。皆用或字。实寓微旨。而释文自外来句。尤言其原非固有。必加察焉。得非易享。必先永贞。永字亦以长保久享为志。能永贞则永益也。观于或字。则知益之难定。观于永字。则知享之难久。惟能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之君子。方能实受其益。永享其利耳。此自外来也一语。含义最精。非徒明所益外来财物而己。外与内对。亦与已对。一己之外。亦外来也。苟明此理。则明释文之趣矣。

《宗主附注》

益初九一爻。为全卦主爻。亦震卦之主用所在。震以一阳起于地下。而上升可至无限。故初爻所系至大。益则上巽之四。本为刚爻。而损以益初之柔。遂初九更重于他爻。为其受益之位也。然受益者固在初。却以在下潜龙勿用之时。虽有受益之名。而无受益之实。必待进至六二。以内卦正位。体坤爻主用。始克承受上之所益。此初九虽有利用大作之辞。元吉无咎之语。欲未明言受益之事。迨六二爻。始有十朋之龟。永贞享帝之吉。方者其益之功。则二爻一阴一阳。一体一用。相与成其道也。如损上九。本受益之位。而以高而无位。不得实受下之所益。乃移之六五。以上卦正位。始受十朋之龟。元吉之佑。亦与上九为一刚一柔。一体一用。互成其益。此易卦大例。必以二五正位为主也。由爻言之。视其时而后论其位。原无常规。由卦言之。则卦言之。则内属二爻。外属五爻。为全体主宰。不得移易。故损之六五。益之六二。皆为受益之主。而损之上九。益之初九。虽当受益之枢。却非受益之位。在上者归于五。在下者归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