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离彖辞也。离出于坤而成于乾。以女代父。而居先天乾位。然非乾也。故四德有其三。而不称元。且以利贞在亨先。明后天之日。其德用必自地上显。而独施于万物。与人道之体坤。其义正同。盖离虽代乾。而非先天天道。天以日明。为将着其用于物也。故先利贞而后亨。亦以离之出乎坤也。阴以阳用。阳以阴用。此天地定例。牛坤象也。牝阴也。离乾之代也。阳也。坤称利牝马之贞。以取利乾而成其用也。马为乾象。而坤用之。牛为坤象。而离用之。离原异乾。故称牝。若乾则为牡牛矣。乾用牡牛。坤有牝马。恰相对也。离以出乎坤。成乎乾。乃称牝牛。而得畜之也。以离代乾。主天下生化之原。故有三德而占吉也。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彖辞之义也。离为火。而明于天。以其在天空也。故有附丽之义。谓附丽于天也。若就德用言。则又附丽于地及诸物也。而一切有名有形者。皆托日之光明以生以化。是物又附丽于日也。以日为天下中枢。近若地上诸人物。远若各宿。未有不附丽于日。以生存变动者也。是日为一切所丽。而又自丽于天地。故离为丽。明其虽离而不脱也。如地球也。诸行星也。及天地间万象也。皆自分离。而仍相属。若有为之牵系者。则皆日之力也。亦即离丽之义所昭着也。或以丽为言其光明。发为华美之色。朱绚之文。故称丽。是亦一义也。然本义则以附属为当。不过丽之真解。虽若附属。实相分离。正如天与日也。日虽属天。而与天接。其动止也。乃与天异。故名离。而义则丽。正以其离而后称丽。若原一体。固无所丽也。离出于坤。而成于乾。上丽于天。下丽于地。天其体也。地其用也。此丽之所指。不限于天空也。譬诸日之光热。必藉物而后见。腾空者不觉也。登高者反见其寒。是因所丽不足。则其用不显之一证也。以卦言。四阳二阴。亦交相丽。而阳为主。故曰柔丽乎中正。以阴在正位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此人共见共知者也。而所要者。非徒丽之贵。必因丽以成其德用。如日之丽天。谷物之丽土。皆因以成其生化之德。竟其长育之功也。此卦以柔丽乎中正。明其为日之象。而以重明得位。足以化成天下。是离之所贵。以丽而竟其德用。不独托其一身已也。又不独施于一时一地已也。必化成天下。使被其德者。无物不生。接其用者。无物不化。然后充乎离之丽。而协于代乾之位。为后天生化之主也。故称为亨。言其通乎一切。无不宜。无不利也。凡称亨者。皆如此义。离之为亨。尤最着也。坤虽行地无疆。而止于地。地以外莫之及也。离则达乎天。上下无不至也。此所以为大亨也。因柔之得丽乎中正。以天之位。行地之德。则譬如养家畜者。有牝牛之孳息。而一家得其用矣。古以农耕为本。牝牛者农耕所贵。乃取为喻。非限于牝牛也。而既协牝牛之吉。是已应坤德之全。其利固已溥矣。吾人不必求其利及于地以外者。苟尽地之利。则人所资于日者。亦已足矣。此易辞但云畜牝牛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