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总前委是虚设的“六无机构”,未发过任何指令。那么,这个淮海战役“总前委”是一个什么指挥机构?真如邓小平所说:“淮海战役的部署决策是我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主持决定的”吗?《淮海战役史》的写作组通过大量采访后认为:淮海战役组成的总前委是“六个没有”,一没有办公地点,二没有办公人员,三没有开过一次会,四没有以总前委名义向中央军委做过任何请示,五没有以总前委名义对下下达过任何指示和命令,六是没有任何机构。
也就是说,邓小平拒绝了统一指挥两大野战军的职责后,自己都没把淮海战役总前委当回事,邓小平也知道这淮海战役总前委是徒有虚名。这个徒有虚名,不仅体现在对战役的作战指挥,就是对战役的后勤保障,以现有资料证明,淮海战役总前委连后勤工作都没协调过,包括战役的思想政治工作等等,总前委都什么作用也没发挥,实际上有名无实。
5、说主席亲口交其战役指挥权,绝对是姑妄一说。至于,邓小平说毛泽东亲口把淮海战役的指挥权交给他。此一说更不值得一驳,因从淮海战役发起前至结束,毛泽东根本就没有见过邓小平,何来亲自“亲口”交给指邓小平指挥权一说?而且,淮海战役是越打越大,并非最初就设计好了要打这么大的战役,作为提前的交代更不可能!如果提前交代,又何必在战役第一阶段结束才成立总前委。为此,邓小平的所谓“毛主席亲口交代给我”,也就那么姑妄一说,人们也就那么姑妄一听。
顺便提一句,“有一些文章说,父亲(刘帅)当年提出‘非邓小平来当政委不可’,又说他留遗嘱指定要邓小平主持他的遗体告别会,父亲根本不可能提出这样的要求。” 在邓小平已自封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有关邓小平的这些说法,这应该是给刘帅脸上“增光”的事,可刘帅之女却出面辟谣:父亲没有要求邓小平来当政委,更没留遗嘱请邓小平主持他遗体告别!这就有点耐人寻味。
总之,淮海战役总前委绝不同于红军时有实际指挥权的红四军前委,也不同于红军东征时指挥大军征战的前委。它只是在淮海战役结束的前一天,五大前委才匆匆聚首一次,留下了一张图片留存为证:历史上有过一个淮海战役总前委而已。可不管怎么说,淮海战役毕竟是华野和中野协同作战取得的胜利,单靠华野是绝对啃不下这块硬骨头的,中野将士的战功赫赫,当然不可抹煞。而抛去总前委不论,中野军亊上的排名是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邓小平理应是淮海战役的指挥者之一,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但邓小平说淮海战役是他指挥的云云,这显然就太离谱了。
四、谭震林:“贪天之功,无耻之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