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后婉容 香魂一缕随风散
婉容,全名郭布罗·婉容。1905年出生于内务府大臣荣源府内,1922年被选入宫,成为清朝史上最后一位皇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从此走向不归路”这是对婉容一生悲惨命运的总结。
一个圈圈定了一生
1905年,婉容出生于内务府大臣荣源府内。她的少女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曾在美国教会办的学校念过书,以当时的观念来看这应当是很前卫的。年轻的婉容在当时的满族格格里,确实算是才貌出众的优秀女子。婉容相貌娇美、谈吐文雅、举止端庄、仪态不凡,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因而,在贵族中闻名遐迩。
婉容的弟弟润麟晚年回忆:“早年父母为她请了家庭英语教师、钢琴教师、音乐及美术教师。姐姐性格很温和,长得也端庄美丽。她教我写字、背唐诗宋词,还教我弹钢琴、画画,都很有耐心,就连我弄乱了她的闺房,她也不会发脾气。”
婉容的母亲爱新觉罗氏,是位皇族小姐,人称四格格。她美丽端庄,性格温柔平和,平时寡言少语。不幸的是在婉容两岁时她便去世了。婉容的养母爱新觉罗·恒馨是军机大臣毓朗贝勒的次女,人称二格格。她是一位端庄善良、精明强干、豁达开朗、敢作敢为、做事果断并充满智慧的女人,她对婉容一生的影响极为深刻。恒馨对婉容不但细心照料,甚至是宠爱备至,母女相处非常和睦。家中其它成员还有长婉容两岁的哥哥润良,小他6岁的弟弟润麒。
1922年,已满17岁的婉容被选入宫,成为清朝史上最后一位皇后。然而婉容的当选并不是因为她的美丽与多才,而是因为皇帝溥仪随手在她的照片上画了一个圈,同时也就圈定了婉容凄苦的一生。民间传说是婉容的父亲荣源花了20万两黄金,为女儿买下了皇后这顶凤冠,这只是传闻,已很难证实了。
皇后的虚名与幻想
婉容入宫之时,溥仪已经退位。当时民国政府给予清室的优待条件是“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为此,溥仪的婚礼则完全照搬皇帝大婚的礼仪,民国政府特准婉容的“凤舆”从东华门抬进紫禁城的后半部,成为名义上的皇后,所以婉容作为历史人物,多年来被人们俗称末代皇后是合乎情理的,但这位末代皇后却与已往的历代皇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作为逊帝的皇后,她对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有着清醒的认识,她的内心充满著善良和仁慈,她对于生活也抱有着天真和美好的想像。1923年12月,婉容向北京“临时窝窝头会”捐赠大洋600元,以赈济灾民,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