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师父是怎么找徒弟的?


古时候师父是怎么找徒弟的?

李晓径:

听说过去有些单传的师父,如果找不到一个好徒弟,是绝不会随便把东西传给常人的,哪怕带到棺材里去。修炼界还有一种说法,“师父找徒弟,不是徒弟找师父。”那么,过去的师父是怎么找徒弟的呢?

师父找徒弟都是找根基好的徒弟,是以“德”为准绳的。譬如,哪咤是灵珠子投胎。在母腹三年六个月,出生即为小童。仙人太乙真人登门道贺,收他为徒,取名“哪咤”。

太玄的不说,史书上记载过张良得“天书”的故事,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天书”是黄石公所赠。

黄石公试张良

黄石公为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一日,黄石公在圯上(圯,即桥)与张良相遇,便以拾鞋(即古书上说的纳履:“三次进履”)方式试张良,看到张良能屈人所不能屈,忍人所不能忍,知道他胸怀开阔,将来必有一番抱负,绝非是人下之小人,遂以《太公兵法》相赠。

他在圯桥授书张良后,相约“十三年后,你经过济北谷城(今山东省平阴县),见到山下的黄石,那就是我。”

张良后来成为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

现代修炼人见到张良

在为张良的心性修养与智慧令人佩服的时候,多少年后,有一位修炼人告诉我:他见到张良了……。此话让我吃惊非小,而且张良要活到现在,起码也两千多岁了!除非他是仙人!

我马上去《二十五史》上查找,《史记·留侯世家》记载:

“留侯从入关。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馀。”

留侯跟随高帝入关。他体弱多病,便施行道引之术,不食五谷,闭门不出有一年多。就是说张良自从自从刘邦定都长安后,张良便托病足不出户,以辟谷修行了。

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彊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原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听而食。

留侯宣称说:“我家世代为韩相,到韩国灭亡,不惜万金家财,替韩国向强秦报仇,天下为此震动,如今凭借三寸之舌为帝王统师,封邑万户,位居列侯,这对一个平民是至高无上的,我张良已经非常满足了。我愿丢却人世间的事情,打算随赤松子去遨游。”张良于是学辟谷学术,行道引轻身之道。正值高帝驾崩,吕后感激感恩戴张良,便竭力劝他进食,说:“人生一世,时光有如白驹过隙一样迅速,何必自己苦行到这种地步啊!”张良不得已,勉强听命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