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天天打雁,却被雁牵了眼”,说明雁是一种极聪明的鸟。而更羸不仅箭术高明,而且掌握了猎物的心理,堪称神箭手。
李广射石
李广,陇西(今甘肃)人,是汉朝大将,善骑射,祖辈精通箭术,李广家庭世代为将,故他自幼即练就了过硬的射箭本领。李广立志讨伐匈奴,勇猛杀敌,屡立战功。
李广射虎记载于司马迁的《史记》,原文是: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李广出门打猎时,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以为是老虎,所以一箭射去,石头吞没了箭头。于是,李广在原地多次重复射箭,但是箭没有能够再次射进石头里。李广以前住过的郡里曾经有老虎,他亲自射杀了它。在右北平住时,李广射过老虎,老虎跳起来伤了李广,李广最终也射杀了它。
当地百姓闻听李广射石的故事更加敬慕他。匈奴也闻风丧胆,多年不敢入侵。
唐诗卢纶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箭无虚发
在北宋还有一位靠一己之力,成为扭转战场局势的神射手。
《宋史・种世衡传》记载,在北宋徽宗年间,王舜臣随种朴征讨西夏,种朴是北宋戍关名将种世衡的孙子。种朴的父亲种谔也是名将,曾迫降西夏将领嵬名山,打败西夏八万援军。有一次,宋军与反叛的羌族部落作战,“朴遇伏,首尾不相应,朴殊死战,为贼所杀,以马负其尸去。羌乘胜追北。师还遇隘,壅迮不得行。”种朴遇伏兵,军队首尾不相应,种朴殊死作战,被敌人杀死,战马驮着他的尸体离开了。羌乘胜向北追,当时败退的宋军被敌人围追堵截,在狭窄的关隘前挤成一团,不出意外的话,即将陷入溃败和覆灭。
偏将王舜臣善射,以弓卦臂。一个人拿着弓独自站在那里,等待敌人进入射程。羌人冲在最前面的,是羌酋长手下七个最骁勇凶悍的骑兵先锋。王舜臣认为,不打掉这支先锋,宋军必定在低迷的士气下土崩瓦解。于是他当众宣言说:“我让在最前面的骑兵眉间插花。”结果这七个敌骑还在冲,于是王舜臣发了三箭,三个敌骑落马而死,而且都是脸上中箭;其余四个敌骑害怕了,扭转马头就跑,结果都被王舜臣的箭穿通了后背,落马而死。上万的敌军都王舜臣神乎其技的弓箭所震慑住了,没人再敢上。王舜臣因此得以开始重整宋军。没多久,敌军又冲了上来。王舜臣从下午持续到了晚上,在近四个小时的时间里,射出了上千只箭,箭无虚发,射到手指破裂,血流满臂。天快黑的时候,宋军才过了关隘平安脱险。当时,要是没有王舜臣,就全军覆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