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二十二章:天地否(卦)

《宗主附注》

否卦所指乃时运之否。其象包括一切。盖天地不交、而阴阳背道也。故占得否者。君子则退。小人则进。正如暮夜为贼盗之利也。合之入事。宜于诡诈。而忌光明。宜于阴险。而忌坦白。以时势然也。必终于大乱。则否塞不能亨通。不能大同。则唯各私其私。各党其党。以利相结。以欺相蒙。故不可持久。久则内哄起。而团体散漫矣。小人为国。灾害并至。人事所召。理数应之。故当否之世。道晦德亡。仁义不用。所得时者。皆惨毒淫邪之行。阴气所发也。故彖辞天下无邦。邦犹帮也。相助也。今自私自利。是无邦也。无邦即无国。民不爱其上。则共弃其国也。岂真无国哉。有犹无也。故否之匪人一语。正明否之害于人国。而徒利于匪人之一时耳。君子当如之何。日遯世以存道。结友以蓄德。侍时而起。以救大众。此彖辞之旨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孔子《宣圣讲义》

此全卦象辞。申言君子之处否也。在泰为君子见用之时。得行其志。自宜出以善世。而光大其道。则高位厚禄。应有之分。报施之理然也。若在否时。君子道消。其道不行。其志不遂。是宜潜形遁世。自保其身。虽贫贱勿辞。故当斯时。唯安于俭素。以刻苦自励。以淡泊自甘。故曰君子以俭德辟难。辟有二义。一为以身远难。是避也。一为以德屏难。是辟也。古通用。原赅二义也。以能俭。则能安贫。能无求。则能自洁。而难不及焉。人之所赖以生养者。衣食居处。苟无贪图肥美安逸。则随遇而足。不复沾沾于利。规规于名。不干非分之财。不希难得之物。则虽敞衣粗食陋室亦足以自乐其乐。奚有荣于官禄哉。不可荣以禄者。重言之也。谓当退黜之时。不可役身为官禄。不可与小人同流合污。自遭其祸耳。在己自坚其节。不可以官禄为荣。在人以道不同。不可以官禄相诱。皆君子贞之义也。君子自贞。则无求于人。人亦不得而挽焉。故不可荣以禄一语。极言君子之守贞也。女守贞弗字。男守贞弗仕。一也。否泰指时势言。皆政治进退之事。故专指君子小人之一消一长。而在否为不能仕。不能用时。若勉强求容。必终受其害。不倾其身。则毁其名。如附和小人。如脂如韦。以苟且偷安。是失节也。如主持正义。不挠不屈。以从容殉道。是危身也。危身而有益于时。忠尽之士。犹可为也。若徒殉时而不济难。是昧惑之夫。不可为也。况明知其否。而为荣禄之图。明知其艰。而忘坚贞之守。是于事于义。一无所可。故象辞明言其不可也。

初六:拔芽茹以其汇贞吉亨

孔子《宣圣讲义》

此否初六爻辞。与泰初爻辞同而实异也。茅茹其汇。巳见泰卦释义。所异者。泰为征吉。否为贞吉。盖泰阳在下。主上升。主外发。故曰征吉。否为阴在下。主下降。主内反。故曰贞吉。能贞始吉。能吉始亨。否本不亨。而贞则亨。以能顺否之时。反否之道也。夫同一拔茅而时殊。同一用茅而利殊。则所得失已大异。如在春。志于长育。则拔之为培其生。如在秋。志于枯杀。则拔之为促其命。否者秋杀之令也。而初爻、其始动也。以杀为志。则不可亨。亨于物为亨。杀则不亨。今日亨者。有杀而亨。有不杀而亨。如乘时为乱。以行其暴。亦一时之亨也。如因时而晦。自安其贞。亦一人之亨也。盖天道无常。而人道有定。春生秋杀。天之道也。行仁履义。人之道也。顺天道之亨。则所谓否之匪人也。守人道之亨。则所谓君子贞也。故爻辞吉亨在贞字下。而吉属贞言。亨则通释一爻也。小人得志。小人之亨也。而非君子所宜。君子之亨。全在贞吉。以君子有道自亨其身耳。若曰亨于物。则误矣。又初六气之始也。君子道逍亦未甚也。果因时以贞。善道以藏。其亨亦宜。唯爻辞明言贞吉矣。则处此时唯贞乃吉。贞者自反以诚。坚固其节之谓。不求于外。所亨一已。倘违时求亨。是反贞也。安得亨乎。乾德曰亨。坤德曰贞。恰为因果。正相照应。必辨其先后也。先亨者由乾之道。泰之时。否则以贞为主。二者皆以君子言。以易教本人道也。人道寄于君子。而毁于小人。故先贞者。君子之分也。贞则重内。其主为一国之君。为一人之心。以否关政治。是所贞在君子贞则否不害。且反吉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