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二十一章:地天泰(卦)

故各易之序。夫子不录;仅取文王者着为经,而集其他关乎易理者,述之为傅;

做学者知所宗,而不纷其智,知所本,而不乱其思;庶由一以通其余,由易以达事难,由近以赅其远;则习之有成,而易道亦不荒塞;此则夫子删易之微旨也。

夫易之致用。非为卜筮也;若为卜筮,则巫祝在,夫子不以之首六经也;

夫子以易为六经之首者,以其用明天人之道,类万物之情;定日月之行,奠山河之度;可以致治平之业,可以正性命之功;

可以四达神鬼之情;可以敷教化之德;故其用在此,而不为卜筮也。

然卜筮亦易所固有,卦爻之辞,吉凶之占;悔吝之途,君子小人之道;皆着于象数,徵于言文;苟按其数而卜之,因其辞而决之;

则所谓易逆数也。通变化而行鬼神者,皆在传中揲卦之法,可见之也;故经不备者,传则补之;经取其约,约而后尊;传取其博,博而后宏;

用宏而道尊,则易之精粗皆备;故传所举者,有各易之例;凡连山归藏之类,八宫岁象之图;上自先天,旁及河洛,无不徵取,以为周易之辅,而明易道之大也。

故读经则专文王之制,虽伏羲之序不列;读传则必广搜各易之图,而不限于一种;此讲易时必旁及各序也。

人或疑其言之杂,不知正欲其杂也;人或谓异于经文,不知正求其异也;

杂则变例多,而用可广;异则分类明,而道可通;此传之本旨,夫子订易之徵意也。故传中之辞,各不相类;

方位次序各不同;名类上下各不一,其所以然者,各易之原制如是也。

各易皆可用于卜筮,而周易最善;其次则八宫纳甲法,其次则岁象六日七分术;

而伏羲先天本卦方圆序,则为示修养之道,明先天之气;

若用于卜筮则浅矣!然亦能通,不过难测耳;至俗傅各种卜易法,皆由数者变化而来,有当有未当也;

与周易等者,前有连山、归藏,后有夫子杂卦;皆以卦爻象数为本,不取甲辰,不用日月;其道简而理微,人多难知;

故卜者不用,而好八宫与岁象术;其实理数一也,苟通者无所忤焉。

做周易之卜,古之史传常见其例;其应甚灵,岂古可用,而今不宜哉?

盖用之在人,能诚而通神者,何易不可灵?否则虽俗浅之术,亦不得其效;

故易之用,不在序之异也;序之所异,不为卜也;其理见前,可以知矣,周易之精,在以后天之物象,明先天之气数;

一卦一爻,各有所象,而贯通先后天,以明其变化;故不枝不离,而独来独往;为最宜于时中之道,合于戒慎之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