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二十章:天泽履(卦)

且其致用。则水以体阳宜上升。火以体阴宜下济。如天道尊而下。地道卑而上。

故水火为既济。火水为未济。皆以其所得于二气者交错。所行于天地者同化。

而足以为万物生化之本。代乾坤上下之用也。此后天八卦方位。皆定于坎离。不复同于先天矣。

夫坎离既主后天之位,为全易之宗,则犹先天之乾坤。为诸卦之主。已无疑矣。

而先天日月之象。东西之行。今既以坎离象水火。而代天地。则必易以震兑。而指日月之升降。明阴阳之道路。

在先天以天言。则为东西。在后天以人言。则为左右。先天之日月升降。即后天之昼夜往来。

故震在东方。示日所生为阳所始。兑居西方。示月所出为阴所行。在一日为旦夕之分。在一年为春秋之别。

而以五行言之。则震为东方之木。兑属西方之金。木生火而相亲。则阳升之道。金生水而相近。则阴降之途。

既以水火主生化之中枢。自当以金木司生化之相位。此震兑在后天居左右之地。

代日月之明。本阴阳升降之机。为天地生杀之宰。而与先天之象。以变而殊。化而易者。正由后天五行之气。万物之生化。

自然而然。自至而成。其方位次序遂依此而见矣。

河图之易为洛书。由五行化为九宫。此自然变化所至者也。先天卦之变后天亦如是。以先天之卦。分阴分阳。统于乾坤。

而后天之卦。则阴阳交错。或老或少。升降往来。或多或少。而统于四正。即坎离震兑也。

四卦应四象。而推演之。以加于四隅。象气之多寡。数之进退。而仍附于四正。

以其数不止四。卦则演为八。犹阴阳之复分阴阳也。故八卦出于四象。

而四隅之卦。本于四正也。四隅之卦。乾坤巽艮。在先天为正位。与老阴少阳。所象重要。

而在后天。则系坎离震兑之所分化。以明气之往来。数之大小而已。故反置于隅位。不似先天之重要矣。

盖天地生化有主宰。气数有权衡。当位者贵。逢时者宜。坎离震兑。位当时逢。其纲领全易。如一岁之四时。天下之四方。为拄持全体者也。

而乾坤巽艮。则其节目。附庸于四正者。故处于隅位。而当于闲时其取象自异于先天也。

先天以乾坤为主。故二者独尊。后天以四正为纲。故余者贱。道有轻重。物有先后。

不独后天之乾坤。非先天比。且所象者亦异于先天。犹洛书之数虽同河图。而其名类已非河图之旧。

故乾坤在先天为全易主体。在后天则仅一枝节之用。与巽艮同观。人或疑其退处一隅为不伦。或意其甘退让为自卑。皆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