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十九章:风天小畜(卦)

在泰与谦。均有不富以其邻句。恰与此相反。以卦上下异也。泰为坤乾。谦为坤艮。皆地道主外。以静为用。故殊于小畜。唯中孚最相似。故中孚九五爻亦曰有孚挛如。见夫孚之不虚行也。中孚不曰富以其怜者。以中道无为。不言功用而自成也。而小畜九五。明畜之必富。而不独享。不以富自私。乃能称其德。此象文释之以懿文德。言德之必有见于外。而后克成其富也。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尤足明小畜之道。必公畜之于众。而毋私畜于己。公则为德。私则为盗。财物能利人。亦能害人。能成名。亦能败名。故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财聚民散。财散民聚。大学所述者。皆此爻之义也。天之生物。不得其养。则不能存。人之必有畜也。正为全其生。而必推己及人。以公畜为众养。然后称其富。不则虽富亦贫。盖富于物而贫于道。富于用而贫于德。徒以害之。将奚利焉。此小畜九五爻辞。必反复明其旨趣也。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孔子《宣圣讲义》

此小畜上九爻辞也。上九爻居全卦之上。为全体之用所极。极则必变。以气至也。变则反于原体。小畜之反为履。履者礼也。因畜而归于礼。乃情之不可纵。欲之不可徇。故必克己以复于礼者。理也亦势也。果不知反而强求畜焉。则必穷。富极反穷。亦理势然也。物之用也。得宜为中。身之养也。得当为和。故必有节度。履者、节度也。中节曰和。适性曰中。中和之功。位育之德。故能合节度。能成其畜。过乎节度。反畜为毒。此大小过二卦。必衷于中孚。而礼曰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物。仁人孝子。以物养生。期其中而已。故无过者。恰得其养。以全其生。此小畜上九爻辞。以不过为义。而吉凶亦视其过否而定也。

在彖辞曰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此则曰既雨既处。明其气已变。而时已移。则象亦随之改。事亦因之异。故不雨者为既雨。尚往者为既处。处住也。止也。云已得雨。行已得止。恰有归宿。而变反前象也。在小畜全体主于畜。而其既畜者。唯以德为贵。故曰尚德。彖以德末行。曰密云不雨。今既雨。是有德可尚。尚者。贵也。尊也。以德既明。人得而称之也。在九三爻辞曰。夫妻反目。而至上九。则变为和好。夫能正室。妇能随顺其夫。故曰载妇贞。言夫能偕其妇以同载。妇能事其夫以自贞。九三有舆脱辐。舆亦载也。载则不脱矣。故比于夫妇和顺也。厉者。更勉也。以有德及人。能正其室。皆成德达道之象。而孚于畜育之义。故宜更勉以至于道。合于天性。则生者成之。养者全之。而不失其中和。克收其化育之功也。此德至而凝道。诚至而通化。而仍须一息不懈也。此厉字与乾九三惕厉同义。亦本于乾之德也。唯能依乾之行健大生。始能成小畜之尚德以亨。以小畜用在巽。而体在乾。德成于柔顺。而道本于刚健中正也。故贞厉二字。分体坤乾之德。而尚德二字。则合明小畜之用。此君子以之懿文德也。月几望者。明明光照之象。而巽顺非日之明。故称月。几者。指望之前后也。前后不远。故曰几。上九爻居卦之终。为时之极。月满易亏。故有几望之语。戒人以自惜也。与厉字义相应。而又以既雨之后。密云必散。皓月中天。恰得其时。比于人之有德。光大以照幽暗。辉耀以见文华。乃成德之时。慎勿使之再缺也。而末句君子征凶者。正以此爻之用。与前各爻反也。彖主尚往。今既处矣。而犹征焉。自逢其凶。全卦自初爻始。皆主前进。今至上爻。其道已穷。更安征乎。此凶之由妄行也。故适时而止。为德之积。非时而征。为道之穷。此释文明指其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