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七章:水雷屯(卦)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全卦象之用也。经纶者有为也。以阴阳交而为文。以生难而为功。以动险而为行。以建候不宁而为中大亨贞。以顺乎天造草昧。而自见其经纶。故观其象、而知其所指。习其辞、而知其所称。人道始立。即此经纶也。建候者、已成其功。不宁者、犹致其用。本乎乾自强不息之义。成乎坤无成代终之行。故经纶之事。包乎人已上下。达于生成化育。内立其德。外成乎物。处于亨贞之内。行乎中大之域。以配乎天地造化。而克履乎艰险。建其家国也。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候。

孔子《宣圣讲义》

此屯初九之爻辞也。辞义亦如其象。而异其用。以阳爻得位。足以孚全卦主用。盖屯本阳卦也。本爻与彖辞大同。即此义也。彖辞勿用有攸往。即磐桓之义。而利居贞。即勿用之旨。盖屯以阳行阴。以坤为守。以乾为动。故用而不自用。动而不自往。取坤之义也。利建候者。得民建国。以能下人。人自归之。取乾之义也。以屯六二同于坤。九五同于乾。兼乾坤之用。而见交合之德。故勿用有往而利建候也。而在初九亦然。虽非正位。乃属主爻。以阳主阳。初九阳爻阳位。故能孚全卦大用。而以其在下也。阳犹樨。位犹卑。时犹早。虽当主用之地。而难为直用之行。故申之以磐桓。戒之以居贞。明其不可造次。不可失其守也。然有其中者。必形于外。有其德者。必逢其功。故虽磐桓而仍达。居贞而仍亨。是以有建侯之利。而见能得民之心也。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夫建候者。非自立也。民自服焉。非自大也。民自从焉。屯以居贞之行。而成建侯之功。此释文称其正而得民。大而有功也。天下之能建候立国。宰制河山。而民不以为泰者。必其信于民心。悦于民志。如水之归下。其势沛莫之御也。故有云雷之象。而后见其经纶之成。正如天之开草昧。万物莫不欣欣向荣。如地之履险行。万类莫不悠悠同化。其所以经纶者。皆为人。而非自为也。故建候之基于得民、成功之由于居贞。虽行之如难。动之如险。而适时以正。居位以中。成德以大。致用以亨。合乎乾坤之志。兼乎刚柔之行。则其为道至顺。而君子之所以成名也。故屯初九一爻。已见王道之本矣。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孔子《宣圣讲义》

此屯六二爻辞也。本爻当坤正位。孚阴本行。其所以为用者。多同坤卦。唯其上下异应。大小殊功。故称为女子贞不字。而象为马之难行。马者坤之牝马。故难行。以遇坎也。女子坤之至阴。以未交。故勿字也。而下卦原属震。震长男也。虽未交而终交。必期以十年。为其难也。十年之期。亦有深义。以其属于震也。如复与颐。皆震在下。皆有十年之辞。固震之数所定。以屯六二。阴爻阴位。阳气至微。虽欲进而不克进。欲交而不即交。刚柔悬殊。强弱大异。必待其既育。期其已壮。而后乃进乃交也。此生化之定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