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七章:水雷屯(卦)

且屯六二之象。处难险之中。而急于进。逢中正之位。而难于得合。故有乘马免迍邅以班如。明其所履之多。所行之不易。然乃设辞寓意。观象喻情。故曰如。言其未定也。犹或字义。第屯六二。有可为之时。有可成之势。虽踌躇而莫进。还委曲以求全。故当抵牾之初。如遭匪寇。而底成功之曰。反是婚姻。其勉人以无畏无馁。而促其矢勤矢慎之旨。端在四字。故申之以女子之守贞不字。必待十年之期。见夫人之守正不阿。必有一朝之遇也。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明爻辞之义。见占象之精也。盖以柔乘刚。遇刚而不能自已。以下动上。违上而不能自乘。唯有顺应其时。磨砺其志。贞洁其行。动之以正。出之以坚。以犯难而越险。却疑而明微。使敌为亲。反仇为爱。则成德达道。必本非常之人。而取位用时。必合反常之事。故十年之字。虽迟迟而无伤。深闺之贞。实悠悠以自得。人之欲立大功、成大业者。正如贞女之自矢也。而赖乎其行之勤恒。心之坚忍。善用其势。而无废于中途。善推所为。而克袪其阻碍。此明天地生化之始。亦足见创造开辟之不易为也。故屯六二之辞。实明人事之教。济时之艰。度地之险。恰如乱世之圣。必有以拯天下之饥溺。而置民于袵席也。

六三:即鹿无虞,唯入于林。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孔子《宣圣讲义》

此屯六三爻辞也。本爻之用。较六二为易。而其险未全去也。故喻之于田猎。以我逐兽。兽乃为鹿。不易追也。然以田猎而逐鹿。所持者必利。所同者必众。以追逐虽劳无忧。故曰无虞。唯鹿走入林。彼得其所。我从之。必见其艰。故逐鹿虽无虞。而入林必自舍。舍者止也。舍也。以其地之险。行之难。不得竟逐之。则不如其舍。此君子之知几也。若昧其几。则遭往吝之害。以其往之不利也。逐鹿无害。而视夷险以定往止。此知免吝之道。亦因时避穷之方。故以君子称之。唯君子之能舍也。盖六三以柔履刚。时位多违。虽得其势。不与方俱。虽志于得。不履忧虞。以可为进。不失之迂。以几为舍。不失之疏。进止之几。君子所如。无虞先利。往吝后害。利害之违。君子所戒也。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义也。夫从禽者贵得。禽者擒也。以鹿之可擒也。待入林中。禽乃为放。以行之阻。是必舍也。贸然往逐。履道之穷。其吝必矣。辞明意。而文申义。重在知几。明于取舍。虽挟所欲。勿昧于时。虽凭所胜。勿追其亡。故入林之鹿。不可逐也。小人徇情。反利为害。此屯六三爻辞大旨。而喻之以田猎也。推而言之。福祸得失。莫不如是。彼即鹿。易事也。而林中。则难地矣。无虞。顺势也。而往吝。则道穷矣。处难易之间。辨穷通之理。则在乎知几。知者君子。昧者小人。其判然矣。鹿字、亦推作禄麓解。犹后人逐鹿之喻。虞字、亦有指虞官者。谓得易。可无待虞官也。舍有上去二音。义有止舍二解。禽有禽兽擒获二解。穷分指时地之象。含义如是。皆可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