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七章:水雷屯(卦)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义也。言极则必变。不能少待。虽本阳德。不能再升。乃反于阴。以同物化。此兴亡之相续。而屯蒙之相继也。故阳极为阴。升极为降。往复循环。生化所象。不独屯为然也。全易全皆如是。是在智者知其用耳。

《屯卦总义》

屯卦全卦、象乾坤初交。得阳气之先。而行于坤。故其动而不息。生而不已。以阴犹盛。草昧之时。地气混沦。虽动而多阻。生而多难。势必蓄积以出之。奋勉以行之。故曰屯。而其遇疑难不自怯。逢险阻不自避。以居贞之力。达元亨之途。是以君子利建侯不宁。创国而泽被其民。履位而德见于下。此虽难险。而有吉利。虽迟滞。而达成功。可以勖夫多难之时。有志之士。以成德达道之方也。唯事有成败。数有隆替。大而天下。小而身家。莫不皆然。故进止有常。动静有度。过犹不及。君子贵乎知几。取舍之间。分合之际。必因其位。宜于时。以明其吉凶。晓于贞悔。则生化之主宰在我。而祸福之机易明。是以天道之微。必先尽人事。气数虽变。必自处有常。易之立教。端在于是。不独屯也。全易皆同。故卦象其所象。而辞指其所之。人生不离动静进止。则所以为凶为吉。为利为吝者。要必决之于理。而后衡之以数。理者数之符。人事者。天道之龠。尽其在己。而后顺天。则近者可推远。显者可达微。不待蓍龟。而早了然矣。文王为此易者。纯取后天为主。一切皆与伏羲之例殊。屯之继乾坤。而居六十卦之首者。实示人以草创之道也。物极则反。乾乃为坤。故屯蒙相交。而卦爻互对。由屯卦分合言之。有解与鼎、为其比对卦。而相互、有离艮二卦。以二至四爻。三至五爻。五至初爻。各成卦也。不独震坎坤三卦也。且卦分内外。四爻上爻。为交与极之位。所关较大。故其辞较殊。果读者详细玩味。自知古人设辞之由来也。易之辞义。含蓄深广。必旁通发挥。始尽其情。今特于屯申言之。使知易辞读法。非但为屯释。而一字一句。错杂反覆。各有其义。以卦爻不为一面设。则卦辞不偏为一方解。如同一事。有主宾之异。有动静之异。有左右之异。有反正之异。何者所合。乃作何释。或于此大吉。于彼大凶。于进为利。于止为害。皆在此一字一句中推察得之。固非惝怳无定也。要在观者、会通不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