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有人偷牛,被失牛的主人捉到了,偷牛的人跪地请求说:“请把我送官法办,我甘受王法制裁,但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王烈听到消息后,立刻派人来向失主谢罪,并送一匹布给那偷牛人。
大家都觉的奇怪,有人询问原故,王烈说:“这小偷怕我知道他的过错,可见他是有羞耻心、羞恶之心的人,必能改过向善,我这么做就是要激励他能改过自新。”
后来有个老父遗失一把宝剑,被某人捡到了在路旁看守,等候失主来认领,直到黄昏,老父回来寻找,此人便将宝剑奉还,老父非常感激并问他姓名,原来竟然是以前那个偷牛的人。
乡里百姓,凡有争讼曲直的事件,都去请求王烈排难解纷断定是非。由于王烈平素德教影响,有的走到半途,忽然愿意放弃争执,双方和解而回;有的望见王烈的屋舍,就感到惭愧,彼此相让而回。可见王烈盛德感化之深,已远胜过刑罚的力量。
之后因遭逢世乱,王烈避居辽东,当地的夷人也受到他的教化,都争相向他学习道德礼仪。曹操闻知后,派人征召王烈为官,王烈婉辞不去。他一生高洁与人为善,为人称颂。
历史上受人们景仰的人都是品德高尚之人,因为道德的影响力是任何其他力量所无法达到的,这就是善化的力量。强权势力永远不能使人心灵屈服,更不能使人心悦诚服,以恶制恶,以暴制暴,徒增彼此更大的罪业。
只有提升道德良知,才是做人之本,才是生命之根,才是人心灵的真正归宿。
2017-07-06
2017-07-06
2017-07-06
2017-05-05
2017-04-05
2017-04-05
2017-04-05
2017-04-05
2017-03-11
2017-02-27
2017-02-27
2017-02-27
2017-02-27
2017-02-27
2017-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