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之间、冥冥中有定数



德才之间、冥冥中有定数

走进传统文化,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琢磨一下,内涵很深。又像是一个个谜语,到最后才能得知谜底。

(一)想到一个故事
金圣叹,明末清初人,很有才气,常常点评文字。说是金圣叹曾去某寺中闲住。半夜无法入睡,想借佛经批点。方丈则要他对上对联方可给他佛经。时值半夜子时,上联就成了“半夜二更半”。金圣叹绞尽脑汁也无法应对。

三年后,金圣叹因案被斩。行刑前见儿子悲痛,于是问那天是什么日子。当得知是中秋时,想起了那个对联的下联:“中秋八月中”。

这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金圣叹喜好评注书籍本无可厚非。但佛经是能助人摆脱苦海的,非同一般。如果随意评注,会贻误后人因此酿成大错,所以金圣叹能否有机会评点佛经,冥冥中也就成了必然。或许,方丈已经预见到金圣叹的命运,那也未可知。

(二)德才之间

德与才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提到秦桧,大家都知道他是个陷害忠良的大奸臣。看史书才知道,秦桧在太学学习时,博于记事,工于口才,善于琐碎事,同舍人称他“秦长脚”。每次出外游乐饮酒,一定托他办理。后考中进士,靖康初,官至御史中丞。

其实,秦桧也许正是凭着他的小聪明才能与金人勾结、才能向高宗进谗言。这样看来,有德者,善用其才可为民造福;失德者,恶用其才虽有一时所获,终将因祸害百姓招致骂名,自辱其身。

古人讲积德,的确有道理。汉将军李广,智勇双全、尤其善射,也体恤士兵。却一直没有很好的封赏,后来反倒因不甘受辱而自杀,而且全家也在孙子李陵投降匈奴后被杀。这段看似不公正的历史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李广曾向术士王朔询问为何自己的命运不济。术士问他是否做过悔恨的事。李广说:“我曾经担任陇西太守,有羌人反叛,我引诱他们投降,有八百多人都投降了,我又用欺诈的手段将他们同一天都处死了。至今我最悔恨的就是这件事啊!”王朔说:“没有比杀害投降的无辜之人罪过更大的了,这就是您不被封侯的原因。”

这样说来,人有才气好比是有一件华丽的外衣,而它能否为自己的命运御寒则要看是否有实实在在的德作为衬托。

(三)天意不可违

人往往不容易意识到这一点,误以为自己的才能可以用来为所欲为。这方面的例子真是太多了。

商纣王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但是他刚愎自用,拒绝臣下的谏劝;又善于掩饰自己的过错,而凭着一些才能在大臣面前自我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他还迫害贤良、残害百姓、加重赋税。他不敬神,嗜好喝酒、荒淫无度,做“酒池肉林”。最终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