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儒学基础,令康熙帝以“仁、义、礼、智、信”为本治国,也令他更明了兴文教、重教化的意义。他认为:“法令禁于一时,而教化维于可久。若徒恃法令,而教化不先,是舍本而务末也。”
◤康熙帝说:“夫天道人道必待人而后兴。”皇帝须代表天意,要做好人,做人也要符合天意,有了好人才有天下的兴旺。刻苦读书使他“明天道,得天助”,终成千古传颂的一代明君。
德行的累积,才招感到幸福和安康
2017-07-06
古人重德,行事谨遵天道,不敢苟且
德厚者报美,怨大者祸深
德才之间、冥冥中有定数
2017-05-05
自古机深祸亦深,休贪富贵昧良心
2017-04-05
勿倚权势而辱善良
道德决定人的作为,甚至整个国家的命运
厚道待人 才能长久
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
2017-03-11
治国之道,务在举贤
2017-02-27
行善积阴德 大忍消巨祸
古之圣贤无不敬天体道
道德良知,才是做人之本
一言兴邦 一言丧邦
作善降祥 作不善降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