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五十章:雷水解(卦)

《宗主疏述》

前讲彖辞。夫子恐人犹未明解。令为补释。彖辞分三段。即解利西南无所往为一段。其来复吉为一段。其来复吉为一段。有攸往夙吉为一段。以吉利分别占象。而前云无所往。后云有攸往。前后大异。为人所不能明释者。夫子特以时释之。时有己往现在未来。时有己往现在未来。诸卦皆有此三时之分。惟解特着其例。时有先后。则事有往来。故第一段指现在言。而二段指未来言。三段则指既往言。时己不同。行自有别。占乃大殊。故无所往者。时也。有攸往者亦时也。不过先后之分耳。卦之言时。为易之要义。乾己示其例矣。而解卦以蹇之变由坎艮易为震坎。此中递嬗。自有先后之分即就卦言。六子出于乾坤。震坎皆由坤索乾而得。坤为大母。一变为震。再变为坎。三变为艮。此由阴以成阳也。溯原反本。则艮之复必为坎。坎之复必为震。震之复必仍为坤。艮坎之蹇。复为坎震之解。此不独卦之往来而己。若由解之复。则坎易为震。震易为坤。则雷水解。乃变地雷复。故彖辞其来复句复字。点出复卦。明所变即所反复也。凡卦中有卦名之字。皆与之有相关之义。如泰卦己着其利。解辞来复。非仅指其往复。实兼明其所变即地雷复也。而其己往。则为其对位。风火家人。辞。所谓夙吉。夙字即包夙世之意。犹前身也。以解为八宫震宫二世。而家人则巽宫二世。皆从八宫次序推来。八宫之序。实明六十四卦递嬗生息者。由八卦生六十四卦。皆有本源。其前身后世皆可推出。解之内外皆失正。而家人则皆得正。此释彖称其得中。为由变而仍复于正。即拨乱反正之义。乱己复正。更何蹇之大解。故以解名。实以其善变而能用时。因时而能复正也。大哉复乎。天地之心于斯见焉。此治乱之数。兴亡之机。细观地雷复象辞。即可明解卦彖辞之有指矣。

即以时令言。解当春雷将动。雨水时下之日。而其气。则冬至一阳来复之时为始。故复为十一月。解则在正二月之间。雨水惊蛰之际。为阳自地下上升。由复而临而泰。然在天地交泰之后。而非雷天大壮之时。交泰己见气之和。解则由其和而云雨作。是交泰为春之始。而解为春雨之施。春虽阳以阳和主生育。而生育必待雨泽。天虽以阳升为生机。而生机必待雷鸣。雷不鸣则生机不畅。雷不鸣则生机不畅。雨不降则生育不全。天地生化之功。必因解而见。故释文天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证明解之时用。正不在交泰之下。不过交泰当其体。解则其用。交泰指其道。解则着其功。此解之与泰。相因相成。而其本源则仍地雷复者。一阳初动。震之始见于用。而解则二阳递升。震乃全着其功。故复卦之震在坤下。而解卦之震则移坎上。坎在后天代坤之德用。备坤之事功。坤为地。兼水士二者。坎在后天代坤。正以其有坤之德用。水下有土。水旁有陆。无土不能成水之用。故后天之坎。为一阳二阴。刚柔相荡。而后成其生成之功。此坎在下代坤。而非雷地豫之象。豫者先也。解则巳见。豫者未着形。解则己成用。两阳上下相倚。而四阴纵横相互。如春日之温和。又有雷雨以润泽之。缺一则不能竟其德用也。故解卦之用也。与诸卦均相关联。而其时则自别。时而坎险。则无可为。故曰无所往也。以往仍将陷也。时尚震动。则有可为。故曰有攸往。以往必有功也。而其机皆在于变。变则进于吉利。不变虽解亦无所用之。为其丁蹇之余。在险地之内。逢难之后。待奋进之机。此时之可贵。而惟智者知之。譬之内功。静以生动。不动则气不周流。轻动则神不为守。此动之先必。而动之后必和。和而后精液自蒸。神明自充。水火既济之象。雷雨交作之功。其机则存于肾与心。其道则协于刚与柔。其用则发于气与血。其成则达于生与化。此春日之荣。万物生育之时。推而大之。既中和位育之事。彖辞引天地解雷雨作为证。足见其功之大矣。后天之路闭塞不通如蹇。而静功之力。宣入微。则解也。解则百脉己和。全体周流。神形会通。长生久视之道。此解字所取养。如刀之解牛。批款导隙。迎刃而解矣。习易可细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