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三十八章:泽风大过(卦)

大过下即坎卦。坎以险称。因过而后遇险。险由不平。因过而后失其平均。故大过之后继以坎。可见天道之好还矣。过则不能公平。而自履于险。坎则因其陷下。而逢迎其过。物之升愈高。其降愈下。履之凭愈崇。其倾愈危。此气之盈虚。敷之进退。以不平平之。不齐齐之而已。大过因失于过。则其继之者。必失于不足。过则如堆土为山。超越乎平地。其势隆甚。故有栋隆之喻。坎则如掘土为阱。深陷于地下。其势险甚。故有险阻之喻。实则一高一下。一起一伏而已。而天道乃见其至平之理焉。不有高者。无以见其下。不有伏者。无以形其起。固一数之所成。一理之所致。而人乃因之有穷达顺逆之感。天数未尝有容心也。为高者此土。为下者亦此土。为起者此物。为伏者亦此物。君子恶其不平。乃先求其平。不自高。则可无下。不自起。则可无伏。不先自过。则何至履坎险哉。而人情恒不遑恤其后。当其过也。弥足快意。而不知险陷之随至也。易以数示人。而必申之以教。故象辞曰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为欲其自保于平安。而不复涉险陷也。反大过则为中孚。中和之行。更何坎险之虞哉。此文王序卦微意。惜后人多未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