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行,讼卦“利见大人”帛《易》此处作“利用见大人”条。“·以旅与” 查《象下》有中有“以旅与”字,说明石经梁丘贺本有作“以旅与”三字,而孟喜、施雠、京房本或有与“以旅与下其义丧也”句中异文之处。
综上所述西汉初韩婴“推《易》意而为之传”、孟喜托“得《易家侯阴阳灾变书》”而改其自已所受师法。开后来费氏、刘向父子、马融、郑玄、荀爽等校苏恢复古《易》之先河。古先贤这种追遡古本“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我们所参详敬仰。商、周甲骨文、金文的大量发现整理,以及上博简《楚易》、包山卜筮简、马王堆出土的《帛易》、夏侯灶墓出土的《阜易》以及秦简《归藏》等书的出土,使我们这代人见前贤所不见,听前人所未闻。相对而言更应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校书目:
《宋本周易注疏》中华书局198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影印北京图书馆藏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宋元递修本。
《周易集解》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影印姑苏喜墨斋张遇尧局镌本。
《周易异文校正》吴新楚着,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载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简称楚《易》。
《汉石经集存》马衡先生遗着,考古学专刊乙种第3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科学出版社一九五七年十二月第一版第一次玉扣纸三开本印刷。
《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元递修本(全三册本)。关于西汉之《易》当时存录。《释文?序录》言:“《子夏易传》三卷;孟喜章句十卷(无上经,《七录》云:又下经无旅至莭,无上系。);京房章句十二卷(《七录》云:十卷,录一卷目。);费直章句四卷(残缺)。”
《古易音训》二卷[宋]吕祖谦编[清]宋咸熙辑,《续修四库全书本》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七年刻本。
《阜阳汉简﹤周易﹥释文》,中国文物研究所古文献研究室,安徽省阜阳市博物院释文。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李氏集解剩义》清·李富孙辑续修四库全书第27册,经部易类,是书乃据北京图书馆分馆藏清·嘉庆种学齐刻本影印。
《汉上易传》宋·朱震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册,经部五 易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