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主附注》
豫六五与上六。虽阴爻。以在九四之外。叉系外卦属震。与下三爻之属坤者不同。其吉凶亦异。在九四爻之内者。其动易悖于道。在九四爻之外者。其行易合于义。盖阴降阳升。五六两爻。得与九四相孚也。故爻辞较前三爻为吉。
《宗主疏述》
豫卦大用。在九四一爻。以一阳领众阴也。与谦卦同在中爻。而谦之阳爻在内。豫之阳交在外。在内为为含耀葆华。不求外显。故为谦退之德。在外为抒光发采。务期远达。故为豫奋之功。一则重道在躬。休乎有容。而天下望之。一则怀才待用。恢乎有度。而天下服之。皆所以为人道之本也。然谦以艮之上爻。退居坤下。为高位自卑。豫以震之下爻。升而出于坤之上。为潜德自发。在君子用谦以善其身。而道德不渝。用豫以善天下。而功业永大。故谦属于处。豫属于出。谦重于养。豫重于用。谦宜于下。豫宜于上。谦弘于己。而推己及人。豫裕于物。而利物成道。是谦豫二者相反相成。相须为用者也。在豫之象。居中御外。顺势立功。其事至易。而临高位。握大权者。恒易倾。挟盈满行顺利者。恒易败。则豫之害、过干谦矣。君子因豫之奋。而戒其骄。因豫之舒。而戒其怠。其最要者。欲豫而不可自豫。成豫而不得忘豫。则以豫之一字。固含有二异羲也。一为豫悦,以成功为快。一为豫备。以深虑为志。二者义若相反。而实为因果。前者属乐。后者属忧。忧乐异情。而豫乃兼之。盖乐者享其成。而丰功不常见。伟业不长守。是乐极必生忧也。忧者惧其害。而远虑为成德之本。早谋为达道之基。是忧中固有乐也。人之生也。先哭后喜。物之育也。先屈后展。则豫之为豫。必先忧后乐。始克孚于道。夫坤顺而震动。动则多劳。顺则多辱。劳辱不兔。而豫以成。若畏劳自辍。刖功败垂成。耻辱不前。则事失无志。皆豫之害也。故豫者。必知震动多虞以乾惕出之。则虽不涉于险。卦中藏坎。险之所存。必知坤顺多怠。以光明出之。则虽安不乖其守。以卦内坤。得六二正位。有守之象。譬之治道。功业务大。而不河骄淫。心志务安。而不可懈怠。骄淫懈怠。皆豫之贼。故君子慎之。又如人生亦然。修养亦然,积德累功必求于豫。而待人接物。必处之以和。天道自生。人性所秉。必潜养以固其本。地道多载。人情所似。必弘推以竟其用。则豫者。为世道人心之大纲也。偶末留意。弊害滋生。功业无成。性情皆误。是不善用豫者也,易经以豫刚鹰志行四字。明人道之大则。而九四一爻。曰由豫大有得。释文谓为志大行。尤可见豫之用。贵在志。志必先立必有守。必能大。必能行。有守则不至倾。能大则不至困。立则顺而不辱。行则动而耐劳。劳以不劳。辱以非辱。豫之成矣。人道之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