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五十二章:风雷益(卦)

古本一字。均匀之义。既含有灭去之意。截长补短。裒多益寡。皆匀也。使不均者为均耳。故俗称向人假借。亦曰乞匀。言以有余济不足。如均分之也。均无贫。果能本均匀之义。孚损益之道。天下无贫民。自无贫富之争。更何共产之说哉。是今日之害。皆不明损益之所致。知损之必欠必匀。则自损以求其平均平。知益之有盈有盛。则戒满以保其安和。此损益之道。乃圣人示民经济安定。生活调匀之大则。治世如是。治家亦然。理财如是。积行亦然。扩而充之。内圣外王之要。尽于此两卦之用中矣。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孔子《宣圣讲义》

此益卦释彖辞也。原与文言混。损益两卦皆然。各卦文言。惟乾坤存其全。而损益尚有存者。亦损益之道。与乾坤同重。故后人未全遗之不过颇多错简。损卦错误较多。益则差近。惟与释彖辞混耳。

益之为益。损上益下。此卦爻之象。以上卦之四。损而益下卦之初。乃变乾坤而为巽震。乾坤交孚之初变也。乾得坤而成巽。坤得乾而成震。一阴一阳之交递。实自巽震始合而为一。则由天地否。变为风雷益。此所谓损上益下者也。圣人因卦象之益。推而至于治民。本天道之益。推而施诸人事。上沛其泽。下被其恩。故曰民说无疆。

此人道之益。由彖辞利字推衍而得也。民说者。悦其上自损而益之耳。上爱其下。焦惠不吾。下民怀德。悦服无己。无疆犹无限也。以卦爻四易为初。

初为全卦之始。其进无限。而为德泽者亦不可限量。则身受者。其悦服亦无限矣。天道如此。人道益昭。易道如此。政合益明。损上益下。非徒释卦爻之义已也。

圣人讲易。必徵之于人。凡卦皆然。损益尤着。言爻之详密精审。可见行事之深切着明。故易辞非具文也。益象在易。益道在人。益用稚时。益成惟政。中庸曰。天道敏生。人道敏政。政行曰令。令成曰法。令本于天。德昭于已。此益卦之用。而使民悦无疆也。

盖民悦其德泽下沛。恩施靡穷。如益卦自上下下也。自上者。以益先损其上之四。而下下者。由四降而至初。阳升阴降。降乃阴也。今阳循之以下降。达于初而后止。与损之损下益上。其道相反。以损益皆为阳。阳皆主升。损自三至上其行为顺。益则反由上而下降。是可见为损者易。为益者难。

苟非明于天道。察于易教者。不能为其难耳。故易道大矣。而有光辉。非克实光辉。日新其德者不能臻焉。由下而上。势之所迫。由上而下。已之所为。惟圣贤所王。如此存心。故曰自上下下。其道大光。明其行之可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