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三十七章:山雷颐(卦)

《宗主附注》

颐卦象辞曰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此义不独关乎养生之道。且为处世接物。趋吉避凶之要旨。盖言语饮食。为人事日用所系。偶不慎节。则灾害随至。多饮误事。酗酒招尤。贪食受毒。纵嗜贾祸。历来史册。时时见之。此饮食不节之关吉凶也。至于言语。则更甚焉。誉骂呌嚣。固非君子之行。谗謟阿谀。亦属正士之耻。即令能言取誉。雄辩称才。而一语足以生是非。片词可以贻忧悔。所谓快人快语者。多为仇怨之媒。直口直言者。辄致身家之累。是虽理得气壮。事正心公。犹不宜迳见夫言。广留其语。所谓驷不及舌。固不仅为失言者责也。故传曰吉人之辞寡。以见言语之慎。实为君子迪吉之道。而其所成。则亦养之一端。此象辞以之明人道之所贵。着易教之所本。唯口舌之所司。即善恶之所别。一出一入。或灾或祥。是皆颐之所包。而在人之善为辨耳。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孔子《宣圣讲义》

此颐初九爻辞也。初九即震之初爻。一阳居下。本奋迅之象。怀升腾之志。与震卦用同。而其上接艮。艮以静止为用。是初九与上爻不相能也。不相能。则好自用。不肯静止。则乐于动。而颐之志在养。养而不克自抑。则将唯情欲是纵。唯口腹是徇。此爻辞有舍尔灵龟观我朵颐之喻也。朵颐言颐下垂。口欲动而齿以张。则颐下垂。不复自持。犹见食垂涎之意。灵龟者。卜以决疑之具。取其静止而能通于神。默息而能纳于气。凡有所疑。必决于神。以觇其气者。皆用龟以卜之。以其通神明。达天道。可示吉凶。辨祸福。故曰灵。言其通灵也。灵龟为卜。不外慎谨之义。古人大事。必决于神。即非大事。如有疑者。亦多卜之。为防毒害。而格外审慎也。饮食日用细事。而以非时令卜焉。今初九因情欲之动。忘利害之大。迳舍弃灵龟。而唯朵颐之可观。意若曰我爱食则食之耳。奚用卜。盖观颐之已朵。是食志之已明。有物欲蔽于前。不复求事理之正否。图口腹一时之快。更不论养之当否。此所以占凶也。初九本震之动。上与六三六四应。一阳一阴。而刚柔异其志。不协而有主客之殊。尔我者。客与主也。初九为主。六四为客。初九刚动。六四柔静。故朵颐属我。而灵龟为客也。夫阴与阳。贵和协以相得。今不相从。是虽有食。不足为养。食固在口。而害亦及身。是乖颐养正之道。而决其必凶也。爻辞取喻突兀。人多未明。为其依震奋之气。不克自制。舍尔灵龟。甚言之也。犹曰不顾一切。唯口实之求。则观其朵颐。足以明其志与行矣。人情之难遏。物欲之可危。甚矣哉。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