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记》言:“劓刖,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说文》小徐本“(执木)(臬出)不安也,《易》曰:劓(臬出)困于赤芾。”大徐本作:《易》曰: (执木)(臬出)。”龖案:《周礼·考工记·匠人》郑注云:“(执木)古文臬。”今本:劓省即今文臬字。则孟氏本存古文也。
《说文》引《易》曰::“巩用黄牛之革。” 宋本、《集解》本同,帛《易》作“共享黄牛之勒。”即孟氏古文本《易》作“巩用黄牛之革”也。
《说文》鼏字下引:“《易》玉铉大吉。《易》谓之铉,《礼》谓之鼏。”宋本、《集解》本同作“铉”,帛书《二三子》作“贙”。则孟氏古文本《易》作“玉铉大吉”。
《说文》引《易》曰:“笑言哑哑。”《校勘记》言:“震来虩虩笑言哑哑,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言亦作语下同。石经初刻语后改言,下唯《象传》句漫灭不可识,余并改语为言。”宋本、《集解》本同,帛《易》作“芺囗哑哑,”言字残损,由石经梁丘贺从竹字多从艹恢复碑参从帛《易》孟氏本。徐锴按言:《易》曰:“笑言呝呝。”此南唐时何本《易》呢?存此备考。《说文》引《易》曰:“不丧匕鬯。” 宋本、《集解》本同。帛《易》作“不亡(釒匕)觞。”即孟喜本作“不丧匕鬯”也。
《说文》引《易》曰:“艮其限。”宋本、《集解》本同,帛《易》此处残缺。“裂”晁氏曰:“列,孟、一行作裂。”夤,晁氏曰:“孟、京、一行作(月引)。”朱汉上云:“熏,子夏作熏,孟喜、京房、马融作熏。”则孟喜本《艮·九三》作“艮其限裂其(月引)厉熏心”也。
《释文》言:“以须,如字,待也。郑云:有才智之称,荀、陆作嬬,陆云:妾也。”晁氏曰:“子夏、孟、京作嬬,媵之妾也,古文作须。”《校勘记》言:“归妹以须,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帛《易》作“嬬”;《释文》:几,荀作既。”龖案:石经梁丘贺本此处残存“既望吉”三字。恰合前说则孟氏古文本《易》此处作“嬬”、“月既望”。
《说文》引《易》曰:“刲羊。”大徐本作“士刲羊,” 宋本、《集解》本同。则孟氏古文《易》作“刲羊”也。
朱汉上云:“初九遇其配,孟喜、郑氏作妃。”《释文》言:“见斗,孟作见主。”《校勘记》言:“遇其配主虽旬无咎,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释文》:配,郑作妃,荀作均,刘昞作钧。丰其蔀日中见斗,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释文》:蔀,郑、薛作菩。”帛《易》、宋本、《集解》本同作“见斗”。则孟喜本作“初九遇其妃”、“见主”。